借鑑烏軍黑海戰術 美媒:台灣武裝無人艇 力阻解放軍首波登陸

Date: Category:台灣省新聞 Views:2 Comment:0


美國軍事媒體「海軍新聞」(Naval News)8月13日報道,台灣借鑑烏克蘭軍隊在黑海的作戰經驗,正加速發展武裝無人艇,並已有多種類型搭載武器投入測試。這些無人艇未來可在解放軍對台展開攻擊時,干擾與削弱首波入侵艦隊,增加北京奪取台灣的風險評估成本。

報道指出,面對入侵威脅,台灣正加快防禦力量建設,其中最受矚目的是武裝無人艇研發。烏克蘭在黑海戰事中,利用無人艇取得前所未有的戰果,阻止規模更大的俄羅斯艦隊奪取黑海控制權。台灣顯然有所借鑑。

「海軍新聞」分析,很少有單一武器能贏得戰爭,而中國威脅更為細緻與多層次,但無人艇仍有可能在戰場上發揮重大作用,例如削弱首波登陸行動、使灘頭補給付出高昂代價。若靈活運用,無人艇甚至可迫使解放軍艦艇改變航向,暴露於台灣遠程導彈等防禦武器的射程之內。

烏克蘭無人艇約在3年前首次亮相,突襲俄軍黑海艦隊位於克里米亞的主要基地塞凡堡(Sevastopol)。台灣於2023年8月首次展出「海鯊號」(Sea Shark 400)無人艇,顯示有意採用類似模式。雖然初期研發進展緩慢,但在今年6月,台灣中山科學研究院展示首批具備作戰能力的設計,吸引12家廠商參與,研發步伐自此加快。

目前台灣多批無人艇正進行測試,其中與烏克蘭設計最接近的「快奇」船體低矮,由兩台考克斯(Cox)柴油舷外機驅動,航速可達43節,並配備Kymeta衛星通訊系統與多種武器,包括船首衝撞爆炸裝置、4旋翼無人機機庫及6具滯空攻擊彈藥發射筒。後者可能是國產「勁蜂」型,類似美國「彈簧刀」(Switchblade)無人機。

另有「奮進魔鬼魚」(Endeavor Manta),採玻璃纖維強化塑膠船體,長8.6公尺、寬3.7公尺,最高時速35節,設有可載人的小型駕駛艙及大型雷達罩,方便安裝萬向架式衛星通訊天線。「海鯊800」則是400型放大版,採封閉式雙舷外機設計,疑具裝甲防護;「食人魚」則為9公尺隱身外形艦艇,內設無人機機庫。

報道評估,台灣新型無人艇能否阻止解放軍登陸尚待觀察,但大量建造並保密作戰模式,將提高北京的風險評估成本,甚至可能讓入侵艦隊付出慘痛代價。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