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吳玉山8月12日接受《志聖鮮思》網絡節目訪問時指出,今日的美國已經不是過去的美國,「這個老大已經從白道變成黑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行事毫無規律,台灣應「驚醒」,降低對美國的單一依賴。
綜合《聯合報》、《風傳媒》等台媒報道,吳玉山表示,「特朗普主義」主要有三個面向:一是美中霸權競爭,美國長年作為世界霸主,如今受到中國崛起挑戰,感到芒刺在背;二是重商主義,全球分工使多國經濟崛起,美國認為自身被掏空;三是右翼民粹,美國貧富差距擴大,右翼政客說服社會底層相信美國被外國欺負,促使民族主義與種族主義蔓延。
他指出,特朗普經常將外國人視為替罪羊,包括中國人與中南美洲非法移民,當經濟表現不佳時,便採取極端手段動員民意,支持者甚至願意在生活困苦下跟隨其立場。
談到經濟政策,吳玉山批評特朗普「拿關稅衝經濟」,用美國購買力向逆差國加徵關稅,逼迫外國企業赴美投資,把關稅當作產業政策與減赤工具,「特朗普根本不在乎關稅是不是經濟議題,他說有關就是有關」。
吳玉山指出,包括台積電、韓國、日本、歐盟都因政策赴美投資,但若美國他日不維持高壓措施,外資將如「水銀瀉地」般撤離。他強調,台灣對單一對象過度依賴風險極高,無論是對美國安全保障、市場或台積電,「常數一旦變成變數,就要大大吃苦頭」。
他直言,這並非主張增加對中國依賴,而是不能誤以為靠上某一方就能高枕無憂,「今天的美國已經不是過去的美國」,若仍搬出民主黨那套共同價值論述,特朗普陣營會視你為政敵。他提醒,「台灣要驚醒,要仔細考慮,不要再用意識形態看東西,因為我們要的是活下去」。
吳玉山認為,在美中談判中,台灣當然可能被當成「商品」交換,「在特朗普想法中,加拿大都可以成為美國的一州」,因此不能排除台灣被納入交易籌碼。吳玉山感嘆,台灣對美國的很多失望,是來自台灣對他的希望,不是說美國是一個壞國家,而是美國是正常國家,反而是台灣對美國很多希望都不切實際。
談到台海安全,他指出台灣雖有海洋屏障,不像烏克蘭能用空間換取時間,但若解放軍大量登陸,恐陷入慘烈城鎮戰。他警告,即使台灣撐下來,美國也可能因政權更替而改變立場,「美國會以最大利益來決定政策,干預程度沒有人知道,搞不好連特朗普自己都不知道」。
最後,吳玉山強調,「小國應將國內政治與國家安全分開,避免小錯釀成生死存亡危機」,「我們犯一點錯就是生死存亡」。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