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務衞生局今日(15日)宣布,「社區牙科支援計劃」明年1月1日起將擴大服務範圍,將新增洗牙、根管治療(杜牙根)、移除牙橋或牙冠及鑲配活動假牙服務;受惠對象亦將擴闊至無家者。此外,「長者牙科服務資助」項目也將於明年1月1日起停止接受申請,其後將由支援計劃接替提供服務。
支援計劃將於明年1月1日起擴大服務範圍,除提供現有的口腔檢查、緩解牙齒疼痛的藥物、X光檢查,以及補牙或拔牙服務外,將新增洗牙、根管治療(杜牙根)、移除牙橋或牙冠及鑲配活動假牙服務。
5月下旬推出至今提供2,549次補牙和906次拔牙服務
當局指支援計劃自今年5月26日推出,截至8月6日,已接受資助牙科服務的合資格人士共有1,892名,當中包括2,549次補牙服務和906次拔牙服務,兩者的比例約為三比一。
支援計劃擴大服務範圍後,如經主診註冊牙醫評估後認為情況合適,每名參加者每365 日可獲一次洗牙服務及一顆牙齒的根管治療(杜牙根);可接受最多兩次鑲配活動假牙服務,每次須相隔五年或以上。要留意的是,鑲配活動假牙服務只提供予剩餘少於20顆牙齒的合資格人士,他們須先獲牙醫評定為有進食或咀嚼困難,並能透過鑲配活動假牙而有效修復進食能力。
無家者未能提供經濟證明亦可由指定非政府組織註冊社工作證明並轉介
支援計劃受惠對象亦將擴闊至無家者,利用非政府組織現有服務無家者的網絡,讓無家者即使未能提供符合參加資格所需的經濟證明,亦可由指定非政府組織的註冊社工作出證明並轉介參加支援計劃。因支援計劃是以融資模式共同承擔的制度為基礎,除了政府資助,參加者亦須承擔部分服務成本,向提供服務的非政府組織繳付費用。
參與計劃人士如正使用社會福利署轄下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體弱個案)/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家居支援服務(第一級別收費或共同付款級別)、為醫院管理局病人並已獲得醫療費用減免機制全數減免醫療服務收費資格(包括75 嵗或以上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或為無家者,接受洗牙服務或每一顆牙齒的根管治療時,行政費由政府全數資助,而鑲配活動假牙的共付額每副500元。
如不屬於以上三類組別,在接受洗牙服務或每一顆牙齒的根管治療需要支付50元行政費,鑲配活動假牙服務,每副假牙需要支付1,000元。
另外,由關愛基金撥款的「長者牙科服務資助」項目將於明年1月1日起停止接受申請,其後將由支援計劃接替提供服務。合資格長者須於今年12月31日或之前透過服務單位遞交「長者牙科服務資助」項目申請,並不遲於明年1月31日首次應診。長者經牙醫檢查後認為有需要及適合,便可獲提供資助項目下的牙科服務。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