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門票」成最常詐騙產品 Carousell轉AI偵測 教2招辨騙徒

Date: Category:社会新闻 Views:2 Comment:0


網上詐騙手法層出不窮,網上買賣平台Carousell數據顯示,去年本港最常見的詐騙手法為門票詐騙,騙徒通常低價出售熱門的演唱會或活動門票,實際上只提供假票或根本無票,其他詐騙包括遊戲及電子產品等。

由於騙徒不斷轉用新手法意圖避開平台的偵測,因此Carousell提醒用戶需留意兩點,例如對話中的數字是否被特殊符號代替、電郵地址時刪除中間的「@」。

為了保障用戶交易安全,Carousell不斷更新防護措施,例如採用AI學習偵測詐騙行為,近年也提供買家保障服務,即猶如淘寶等電商平台,通過電子支付由平台先行保管款項,直至買家確認收貨,賣家才能收到款項。

網上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資料圖片)
Carousell在2016年進軍香港。(網頁截圖)

Carousell公布去年最常見詐騙手法名單 門票詐騙居首

網上買賣平台Carousell自2016年進軍香港後,逐漸成為港人日常二手買賣的渠道,也引來不少騙徒「獵食」。Carousell地區業務策略高級經理郭琪藍公布,去年本港最常見的詐騙手法首名便是門票詐騙,騙徒通常利用低價出售熱門的演唱會或活動門票,實際上只提供假票或根本無票。

其他常見詐騙手法則包括假貨詐騙、遊戲詐騙、電子產品詐騙、帳戶盜用詐騙,大部份共通點為低價出售產品,隨後騙徒在收款後失去聯絡。

Carousell數據發現,去年本港最常見的詐騙手法首名便是門票詐騙。(Carousell提供圖片)

騙徒不斷轉手法避平台偵測 用戶需留意兩點

郭琪藍提醒,雖然採用多重防範措施,但騙徒不斷轉用新手法意圖避開平台的偵測,例如數字轉用相近的特殊符號,加入大量表情符號,或分享電郵地址時刪除中間的「@」等,最後仍有用戶中招。「剛剛提到防不勝防,他們很會創新的,會想盡辦法繞過平台的偵測。」

為了保障用戶交易安全,Carousell一直積極更新防護措施,例如採用AI學習偵測詐騙行為,通過識別資料移除已知詐騙者,一旦發現可疑地區的IP地址或網絡訊號,將採取行動阻擋機器人攻擊及海外詐騙者。

Carousell香港市場發言人葛彦希(左)、Carousell地區業務策略高級經理郭琪藍(右)。(歐陽德浩攝)

提供買家保障服務 猶如淘寶等先由平台保管款項

Carousell也提供買家保障的服務,即猶如淘寶等電商平台,用戶可在平台內透過八達通、AlipayHK、銀行扣帳卡或信用卡完成付款,由平台先行保管款項,再由買家確認收貨才轉交予賣家,以免除私下交易風險。不過買家需視乎不同支付平台,另付合理的手續費用。

目前Carousell已在詐騙手法最常見的門票分類中,啟用上述的買家保障,避免買家未能收到門票的情況。Carousell建議買家面交時確認門票的真偽,並細閱門票轉售款,確保沒有問題才確認付款。

Carousell香港市場發言人葛彦希(左)、Carousell地區業務策略高級經理郭琪藍(右)。(歐陽德浩攝)

針對香港市場成立專責跨部門小組防詐騙

郭琪藍強調香港為Carousell重要的市場之一,今年在現有的資源的基礎上,成立由高級團隊組成的專責跨部門小組,重點針對香港市場減少詐騙個案,若用戶在高風險情境下登入,將要求手機簡訊完成雙重驗證,並持續強化偵測規則,以提升詐騙辨識的準確率。

郭琪藍透露,Carousell的詐騙訊息在今年5月中達到高峰,隨後開始回落,經過一番努力,目前收到詐騙訊息的用戶人數已下降85%,為全年最低水平。而平台去年已封鎖128萬條可疑連結、攔截近73萬個電郵地址、截停2萬個可疑二維碼、封鎖逾42萬可疑帳號,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