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今日(17日)於中環大館舉行嘉許禮,表彰完成整個計劃的179位優秀文化大使學員,讚揚其學習和傳承中華文化的精神。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指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局方致力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並推動香港特色文化的發展,透過創新的表達方法講述中國故事,促進民心相通,第二屆「中華文化節」將舉辦超過280場表演藝術項目及一系列延伸活動。
過萬學生參與計劃 馬會董事黃嘉純:發掘中華文化魅力
「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團結香港基金主辦及中國文化研究院策劃和執行。羅淑佩、賽馬會董事黃嘉純、團結香港基金主席陳智思等今日出席嘉許禮任主禮嘉賓。
馬會董事黃嘉純表示,計劃為期3年,預期可讓合共超過75,000名中學生、教師和社區人士受惠。通過互動講座、實體工作坊、重點培訓以及服務學習等4個層次的活動,望讓中學生加強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及實踐能力,發掘文化魅力。
他表示,2024/25學年一共獲23間學校參與,合共舉行114場互動講座及實體工作坊,超過10,700位學生參與。計劃亦甄選出文化大使進行深度培訓,成為「優秀文化大使」,並在社福機構安排下,到不同長者中心進行義工服務,傳揚中華文化。
羅淑佩致辭時表示,非常高興能夠向被甄選為「優秀文化大使」的學生作出嘉許,表揚他們在推廣中華文化的努力和傑出表現。她指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一方面以多元形式向世界展示中華傳統文化,透過創新的表達方法講述中國故事,促進民心相通;另一方面積極通過宣傳和教育工作,增強市民的文化自信和愛國情懷,從而加深國民身分認同。
她表示,康文署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弘揚辦)今年舉行的第二屆「中華文化節」已於今年6月展開,今年文化節主要融合文字、文學與表演藝術三大元素,將舉辦超過280場表演藝術項目及一系列精心策劃的延伸活動,其中一個的重要演出於9月下旬舉行的「明月耀香江—舞劇《李清照》」,上海歌舞團將以當代視角呈現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詩詞意境及文人風骨,展示「千古第一才女」的精神世界。
計劃探索中國文化之美 培養正面價值觀
馬會表示,計劃以中華文化之美為核心,圍繞「美藝」、「美服」及「美築」三個主題。學生透過不同生活藝術、傳統服飾,以及建築的文化單元,由淺入深,全面探索中國文化之美,並培養正面積極的品德價值觀。
「互動講座」邀請不同文化團體到訪學校,講解中華文化的不同面向,拓闊學生、教師和家長的文化視野。「實體工作坊」則讓學生手腦並用,參與茶藝、舞獅、粵劇、傳統建築模型等興趣班,接觸不同文化範疇的精粹。
具潛質和充滿熱誠的學生可獲選參加進階的「優秀文化大使」重點培訓,以小組形式參與深度體驗工作坊,以及親身考察位於本港及內地的傳統中國特色建築,了解非遺工藝,進一步汲取文化知識。完成「優秀文化大使」培訓的學生在社區組織的安排下,前往不同社福機構推廣中華文化,將所學實踐。
舉行中華文化嘉年華 以多元化形式與公眾交流
為了展示學生學習成果以及提高公眾對傳統文化的關注與認識,「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中華文化嘉年華在本月15至18日舉行。嘉年華中除了動手工作坊教學、作品展示,學生亦分享過去一年的成果,鞏固自身文化素養並培養文化自信。嘉年華亦以中華文化互動體驗展位、傳統中華文化藝術表演等多元化形式與公眾交流,讓公眾可親身感受中國文化底蘊。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