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近期市場對於9月聯準會啟動降息的預期提升,不過回顧7月FOMC會議結果,雖然維持按兵不動,但投票結果顯示有兩位理事意見不同,為1993年來首見,儘管聯準會決策原則為多數決,但結果也顯示內部對數據解讀已出現歧異,也為降息時間點在增添變數。
市場法人表示,今年來最令債券投資者感到煎熬的便是降息預期的變化,雖然市場共識偏向於降息,但時間點難以掌控,也因此在債券投資上更宜謹慎選擇,其中短天期投等債因信評良好,也能提供穩健收益,再加上存續期短,所要承擔的利率風險也相對低,持續獲得資金進駐,投資人亦不妨善用短天期投等債ETF一齊掌握。
群益投信債券ETF研究團隊指出,從資金流向來看,根據高盛統計,自去年9月聯準會首次降息開啟本輪寬鬆循環以來,市場資金主要流向國庫券與投資級債,而再進一步從存續期間來拆解觀察,5年期以下的短天期債券又相較長天期債券明顯吸金,流入金額近1,628億美元,反映出在當前利率難料的環境下,市場更偏好於追求短天期債券這樣能提供穩健收益,並兼顧信用品質與較低的波動度的資產,投資人也不妨透過相關ETF來參與。
群益ESG投等債0-5(00985B)經理人謝明志分析,未來數月聯準會利率決策關鍵挑戰仍是如何在抑制通膨與刺激經濟間取得平衡,儘管今年來市場對於全年利率政策的共識方向始終偏向於降息,然關注焦點將落在降息時點,因此在利率路徑變數仍殂下,債市投資除著眼於收益外,也須留意波動風險,而短天期投等債因能兼顧收益與利率風險的平衡點,過往在不同降息情境下都發揮其穩健特性,是現階段投資人既想存債,又期望穩健抗震可優先布局的標的。
富邦投信強調,全球債券市場逐步走出升息陰霾,資金回流固定收益資產。隨著美國聯準會政策轉向,市場預期2025年下半年將重啟降息循環,公債利率逐步下行,但在川普政府推動「大而美法案」後,財政赤字與債信疑慮升高,帶動殖利率曲線呈現U型化。現階段在企業債供給少且Q2公債殖利率彈升下,企業債息投資價值浮現。(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陳欣文/台北報導)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