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採購冒牌飲用水風波發酵多日,鬧得全城沸騰。翻查兩年前的政府文件,當時桶裝飲用水的標書採用「雙信封」制度,即分開價格及技術各佔一半分數,後者的評審項目佔70分為創新建議,包括能否改善各部門運作效率及環保,以及ISO國際通用標準等。惟今年政府的標書不見「雙信封」制度,換言之在符合技術規格的前提下,考慮價低者得,最終「鑫鼎鑫」的投標價為該組別中最低,贏過其他競爭對手中標。
物流服務署早前向《明報》回應指,今年招標沒考慮創新建議,因「考慮到樽裝飲用水的規格簡單明確,必須符合的技術規格和運送安排要求(包括就飲用水水質安全標準的香港法例規定)亦已在招標文件內列為必要的要求」。
物流服務署今年6月批出為期3年的合約,向政府部門各區的辦公室提供桶裝飲用水。當中港島及新界區首次有供應內地品牌桶裝水的公司中標,分別是「鑫鼎鑫」及「時貿國際」;惟上一份在2023年批出的兩年合約,全部由本地品牌的桶裝水廠中標,港島區及新界區中標者為「屈臣氏」,提供COOL清涼桶裝水;九龍區則由「太古可口可樂」中標,提供Bonaqua桶裝水。
2023年標書採取「雙信封」制度評審 比分各佔一半
翻閱物流服務署在2023年標書,當時採取「雙信封」制度評審。即署方審視基本的入標要求後,再分開價格及技術作評審,比分各佔一半。價格方面顧名思義為價低者得,而技術方面,當中佔70分為創新建議,包括改善各部門運作效率及環保,另有15分為ISO等國際通用標準等,餘下15分為網上預約系統及運送日程。
▼太古可口可樂周五(22日)發布短片「自曝」一桶水究竟如何誕生?▼
今年標書不採取評分制 取消審視環保創新建議
不過相隔兩年,今年的標書不見「雙信封」制度,即不採取評分制,只考慮投標者每公升的供應價格及技術規格,即要求桶裝水須經蒸餾或逆滲透淨化,不含雜質,飲用水裝進18至19公升的桶內密封,並符合本港的法例及標準。但過去佔70分的創新建議則被取消。
至於投標者填寫的資料不變,包括需申報公司資料、廠房、原產地、確保每年生產的能力,確認沒有曾違約、定罪、遭入稟清盤或呈請等。兩份標書都列明政府代表為採購總監曾昭奇。
「鑫鼎鑫」中標 為投標組別中價格最低
其實「雙信封」制度常見於工程招標,由於過去政府工程被批評價低者得,引發未能確保質素的憂慮,於是當局改為「雙信封」招標制。即與上述物流服務署2023年的招標相似,投標者需要以獨立信封,分別提交價格及設計建議書。
最終港九新界等各組別的中標價格,均為該組別所收標書中最低。其中捲入風波的「鑫鼎鑫」獲向港島、港島海灘及離島提供桶裝飲用水,單價分別為28元、30元及32元。
為何不採取「雙信封制」? 物流署︰飲用水規格簡單明確
《明報》在本月初已向物流服務署查詢,上周六(16日)獲回應指,兩次招標採取相同技術規格,但今年招標沒考慮創新建議,因「考慮到樽裝飲用水的規格簡單明確,必須符合的技術規格和運送安排要求(包括就飲用水水質安全標準的香港法例規定)亦已在招標文件內列為必要的要求」。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