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保齡球|港隊個人賽無緣獎牌 眾將嘆球道與練習時截然不同

Date: Category:体育 Views:1 Comment:0


啟德體育園保齡球中心今日(22日)上演第十五屆粵港澳全運會群眾項目保齡球,主場出擊的香港隊以強陣參賽,當中不乏前港隊成員,派出5男5女爭奪單人賽冠軍殊榮,惟港將首日與獎牌無緣。
曾經在2017年贏得男子三人賽世界冠軍的麥卓賢對飄忽的球道狀況感無奈,花了不少時間適應球道,整場賽事未能發揮而感洩氣。

全運保齡球在啟德體育園保齡球中心一連三日上演。(趙子晉攝)

全運保齡球啟德上演 四川球迷專誠來港打氣 對場館讚不絕口

香港是粵港澳全運會其中一個主辦地方,群眾項目保齡球是首個在香港上演的全運項目,全職保齡球手並不能參加選拔。經過甄選賽後,香港隊決出5男5女代表,大部分是前港隊成員,10名港將一同在啟德體育園保齡球中心Top Bowl參加個人賽。

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到場,在全運會統籌辦主任楊德強及香港保總主席劉掌珠陪同下欣賞賽事。(梁鵬威攝)

今次全運保齡球個人賽男、女子組各有84人參賽,分成早、午、晚三節,球手們各打6局,分數最高者勝出。2017年曾贏得男子三人賽世界冠軍的麥卓賢(Michael),無疑是港隊的獎牌希望,他在第二節登場,與隊友甘兆麟一同出戰。麥卓賢首局得分未能突破200,緊接三局打出200分以上,惟最後兩局未能延續強勢,結果以總分1233分完成賽事,3分之差落後首節亮相的隊友黃子維,兩節後暫列第10位,篤定無緣頒獎台。

前三人賽世界冠軍麥卓賢出戰個人賽,無緣頒獎台。(梁鵬威攝)

麥卓賢直言啟德球道變化大,與訓練時落差甚大,令他們難以適應,「今日熱身時已發覺球道與練習相差很遠,我們花了很長時間尋找最佳的波面、位置等,當感覺好一點點時,突然間球道又變化了,整場賽事都不能發揮最好,尤其是打兩、三球全中又斷,不斷重覆又重覆,確實有點洩氣。」

麥卓賢以「捱打」形容今場,表示在這個球道難以打出超高分:「平時比賽難以看到250、260分的高分,今次大部分球手也是200(分)頭,230、240分已經是很突出,可能平均220分左右就贏冠軍。」

球道瞬息萬變,麥卓賢直至賽事結束後仍感困擾,他無奈地說:「我一直在想為何這球道如此難打,像是停滯在洞裏,一直走不出來。」

麥卓賢指啟德的球道難以打出高分。(梁鵬威攝)
+8

甘兆麟同樣受球道所「逼害」,第一局與第六局的分數最高,中間4局十分迷失,「我在第一局連打6個全中後,球道突然變得截然不同,(打全中)位置都沒有了,又要重頭適應,感覺像是我只打了頭、尾兩局一樣。」

甘兆麟續指,球道變化大有不同原因,場館氣溫、濕度外,與球手的線路也有莫大關係,「當我們練習時,同場都沒有其他打『飛碟球』的選手,當時實在難以估計球道的變化,而我們今日花了兩局時間摸索。」

甘兆麟指內地球手偏向打「飛碟球」,對球道線路有影響。(梁鵬威攝)

港隊女將李詠茵與甘兆麟有類似的看法,與她以往出外比賽有分別,「過往我們代表香港隊外出比賽,外國選手與我們的球路相似,反而在內地球手比賽時,較多球手打『飛碟球』,香港球手反而變了小眾,我們連例子都沒有太多可以參考。」

港隊在首日個人賽無緣頒獎台,明天轉戰雙人賽再衝擊獎牌,雙人賽球道將改用「長油」,甘兆麟擔心再次重演今日的困局,「我都擔心球道與練習時天淵之別,所有我們預想的戰術、部署都會化為烏有。」甘兆麟希望明天球道狀況有改善,並好好享受賽事。

李詠茵。(梁鵬威攝)
謝仲賢第二局打出全場單局的最高278分。(趙子晉攝)

全運會群眾項目保齡球單人賽最後名次

男子組
謝仲賢 1205分
謝樂生 1109分
黃子維 1236分
甘兆麟 1112分
麥卓賢 1233分

女子組
梁芝榕 1075分
譚舜而 1198分
李詠茵 1112分
吳紫燕 1104分
陳淑嫻 1102分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