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境處近期接連偵破非法勞工等涉及出入境罪行的犯罪集團,有賴背後默默耕耘的網絡罪案及法證調查小組。該小組分為數碼法證及網絡巡邏兩支小隊,前者的工作之一包括協助整數碼證據交予法庭審理;後者工作包括識別犯罪分子慣常使用的網絡術語,將隱晦表達的字詞、社交媒體標籤等逐一收錄在資料庫中,以便在小紅書等社交媒體網絡巡邏之用。
例如早前小組發現有帖文兜售偽造香港特區護照,通過情報分析及緊密追蹤,層層「抽絲剝繭」,最終今年6月中在香港機場拘捕疑犯,並在行李中檢獲假護照,與社交媒體發布的內容相符。助理首席入境事務主任說︰「小組從網上發現嘅關鍵訊息成為偵破呢一宗案件的有力證據。」
入境處近期在多區展開打擊非法勞工行動,曾一連兩日(20至21日)搜查逾50個目標地點,共拘捕12人,涉及不同行業,當中7人涉化妝攝影案,疑在社交平台宣傳,聲稱可來港提供服務,並租用香港的酒店房間作為臨時化妝間,以每次低至80港元的價格招攬顧客。究竟執法人員如何搗破相關犯罪行為?
網絡罪案及法證調查小組2021年成立 共處理435宗非法出入境案件
其實入境處早於2021年成立網絡罪案及法證調查小組打擊出入境罪行,包括偽造證件、偷渡活動,或是跨境安排的非法勞工等。由小組成立至今年7月,已處理435宗案件,涉及660部電子裝置,當中儲存數據容量達到62TB。
犯罪份子使用特定暗語等躲避執法 入境處建資料庫收錄詞彙
入境處反恐及情報科助理首席入境事務主任吳海量表示,小組一直梳理過往與網絡相關的案件,識別犯罪分子慣常使用的網絡術語、交易手法及傳播模式,並開設資料庫構建關鍵字清單,以便成員在小紅書等社交媒體網絡巡邏之用。
除了一般的詞彙外,犯罪份子為躲避執法偵查而使用的關鍵字,也收錄在資料庫,特徵為隱晦表達的字詞、故意錯別字、暗語、特定圖片特徵,以及社交媒體標籤(hashtags)。
憑關鍵字清單發現犯罪分子發帖兜售假護照
吳海量舉例指,早前小組成員利用關鍵字清單在網路巡邏期間,發現一篇高度可疑的帖文,內容涉及兜售偽造香港特區護照的不法活動。小組即時對帖文及發布者進行全面深入的情報分析,包括追蹤其網路活動軌跡、分析關聯帳戶,並嘗試推斷其地理位置等資訊,繼續持續嚴密監察及分析。
入境處今年6月機場拘捕疑犯 檢獲假香港特區護照
經過層層「抽絲剝繭」,小組成功鎖定涉案人員的真實身份,並轉交前線人員深入調查。最終入境處反偷渡情報局成功在今年6月中,在香港機場拘捕該名涉案人士,並在行李中檢獲一本偽造香港特區護照,與社交媒體發佈的內容相符,被控管有偽造香港旅行證件及向入境處人員作出虛假陳述罪。
小組從網上發現嘅關鍵訊息成為偵破呢一宗案件的有力證據。
協助前線調查人員整理數碼證據交予法庭
至於數碼法證方面,小組成員為檢獲的電子裝置,包括智能手機及電腦等,進行數碼法理鑑證,並修復及分析關鍵的數據,將結果編製成法證報告,協助前線調查人員整理數碼證據交予法庭審理。
小組運用數碼法證技術助搗破黑工集團
入境處特遣隊指揮官李烱超指出,過去一年在小組的協助下,精心策劃6次放蛇行動,共拘捕21名內地非法勞工,涉及清潔公司、跨境代購、攝影師及本地導遊等多個行業,最高判監5個月。
其中一次小組運用數碼法證技術,檢驗自首人士的智能電話,從中復原偽造身份證的相片,同時在手機相簿的座標中,得知拍攝地點為元朗區一間物流倉庫,最終調查行動組及特遣隊採取突擊行動,搗破黑工集團,成功拘捕7名非法勞工及2名涉案僱主。
入境處總部大樓明年初或開設首間數碼法理鑑證所
網絡罪案及法證調查小組目前共有9名成員,兩支分隊各自負責數碼法證及網絡巡邏。入境處透露小組未來會繼續招攬更多具潛質的人員,明年初或在入境處總部大樓開設首間數碼法理鑑證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