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調查指逾七成受訪者不認為肥胖是疾病 籲社會正視及制定政策

Date: Category:社会新闻 Views:1 Comment:0


香港關注肥胖症聯盟今日(27日)宣布正式成立,提升公眾對肥胖症的科學認知,推動基層檢測及醫療資源可及性。團體早前已進行了首項調查,了解本港市民對肥胖症的認知及健康管理情況。結果顯示,近七成受訪者不認為肥胖症是一種疾病,33% BMI超出25的人士僅認為自己屬「微胖」;約三成超重或肥胖人士更同時受膝關節及睡眠窒息相關症狀困擾。香港關注肥胖症聯盟指,肥胖症是一種複雜的慢性疾病,呼籲本港社會各界正視肥胖症,制定政策預防相關併發症。

香港關注肥胖症聯盟今日(27日)宣布正式成立,提升公眾對肥胖症的科學認知,推動基層檢測及醫療資源可及性。(香港關注肥胖症聯盟提供)

香港關注肥胖症聯盟由香港中華醫學會、香港肥胖學會、香港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決定合作,當中包括內分泌及糖尿科、外科、基層醫療等跨專科醫生及專業人士組成,目的是提升公眾對肥胖症的科學認知,推動基層檢測及醫療資源可及性。

聯盟於今年5月26日至6月13日期間,委託獨立調查機構FRC進行街頭問卷調查,訪問了509名受訪者。調查結果顯示,四成受訪者屬超重或肥胖,其中100人(19.6%)BMI達肥胖水平,101人(19.8%)屬超重,另有36人(7.1%)為過輕。33%受訪者BMI達肥胖水平僅認為「微胖」。

調查亦發現,受訪者對「肥胖」有錯誤認知,在BMI達肥胖的100名受訪者中,3%認為自己無肥胖問題,33%自認為僅「少許肥胖」。而在超重群體中,26%表示自己無肥胖問題。不過,亦有逾七成BMI屬適中或過輕的人士,卻又自認肥胖。

香港關注肥胖症聯盟今日(27日)宣布正式成立,提升公眾對肥胖症的科學認知,推動基層檢測及醫療資源可及性。(香港關注肥胖症聯盟提供)

肥胖亦會對健康帶來不少影響及負擔,但調查發現有近七成受訪者不認為肥胖症是一種疾病。調查指,約79% BMI超重或肥胖的受訪者患有長期病,最常見為高血壓、高膽固醇及糖尿病,但37%認為長期病病情與肥胖無關。此外,在BMI超重或肥胖的201人中,40%有膝關節問題,54%有睡眠窒息症或相關症狀,遠高於正常或過輕群體,當中更有57人同時有膝關節痛及睡眠窒息症相關症狀,佔BMI超重/肥胖受訪者的28.3%。

調查亦發現,97%受訪者自認會因為肥胖問題而影響情緒,超過55%評估影響程度達中度或以上(以0-10分計,5分或以上稱為中度或以上嚴重程度)。同時,約89%曾嘗試減肥的受訪者因減肥感到沮喪,其中約24%受訪者認為自己屬「很沮喪」或「極度沮喪」。

肥胖也是易發心絞痛的高危因素。(GettyImages)

香港肥胖學會創會會長兼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袁美欣認為,調查揭示了港人對肥胖問題的常見認知誤區及管理體重盲點,香港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委員兼外科專科醫生林展滔亦表示,市民對肥胖症的認知不足,忽略其作為慢性疾病的嚴重性,低估健康風險。

香港肥胖學會前主席兼外科專科醫生徐俊苗指出,市民減輕5%至15%體重已可顯著改善健康,減重10%至15%或以上,更可對慢性疾病產生積極影響,如降低血壓、改善血糖及減輕關節負擔。他建議市民可透過改變生活習慣,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透過醫療方法,如使用口服及注射藥物,或「縮胃」等外科手術來改善體重及健康。

他又建議市民可透過綜合管理,結合營養均衡的飲食、定期體能活動、改變⾏為模式、尋求專業人士支援、壓力管理與情緒健康、睡眠與休息、創建支援性生活環境的個人化方案,以達到最有效的減重策略。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