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和加拿大簽署協議,旨在加強關鍵原材料領域的合作,以減少對中國的嚴重依賴。
德國總理默茨(Friedrich Merz)星期二(8月26日)在柏林與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共同出席新聞發布會時說,「這是朝着加強兩國經濟、增強其安全性邁出的積極一步。」
法媒引述卡尼說,全球貿易波動、烏克蘭戰爭、新冠疫情等一系列因素,都暴露了關鍵礦產供應鏈的脆弱性。他說:「加拿大可以在加速德國和歐洲經濟多元化方面發揮作用。」
自今年北京方面對部份關鍵稀土實施出口限制以來,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領域的主導地位一直備受關注,引發全球企業擔憂。
稀土元素蘊藏量豐富,但開採難度極大,廣泛應用於電動車電池、風力渦輪機和電腦硬盤的生產。
德國希望加拿大能成為稀土以及鋰(lithium)、石墨(graphite)、鈷(cobalt)和鎳(nickel)等其他材料的替代來源。
德國經濟部長賴歇對該協議表示讚賞,並指出「可靠的供應鏈對兩國企業都至關重要」。
包括銅生產商奧魯比斯(Aurubis)在內的三家德國公司也宣布與加拿大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這些公司從事原材料的開採和加工。
賴歇與加拿大經濟部長霍奇森簽署了兩國的合作協議。霍奇森說,他希望該協議能夠確保「德國製造商能夠信賴加拿大供應商,並且加拿大生產商能夠進入全球市場」。
中國的出口限制對德國工業的衝擊比許多其他國家更大。
7月下旬,歐盟表示已與中國就減少它對歐盟稀土出口限制的機制達成協議。
目前從中國採購的其他材料對德國企業也至關重要。例如,隨着德國日益轉向電動車,鋰對於德國旗艦汽車行業至關重要。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