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早前公布「M」品牌計劃的改善措施,資助上限不再劃一1500萬元,改為按每個項目總評分,由600萬至1500萬元不等。團結香港基金(下稱:基金)今日(28日)舉辦題為《跨越體育界限 共建盛事之都》的政策報告發布會暨研討會,表示認同新措施,因政府面臨財政困難,並建議當局根據不同賽事類別調整配對基金的比例,包括將「M」品牌表演賽,政府和企業的基金比例由1:1改為3:7,將政府資源撥至其他體育項目。被問會否擔心美斯事件影響投資者意欲,基金副總裁水志偉稱,美斯事件屬個別,而其訪港反映香港仍可吸引球星來港。
基金又建議設立「Young」品牌,專門資助具潛力發展為「M」品牌的賽事,包括青少年賽、全國聯賽、以及專為中高齡資深運動員而設的「國際大師賽」。
「Young」品牌資助具潛力發展為「M」品牌賽事
鼓勵公私營資助方面,基金建議文體旅局可設立「Young」品牌,專門資助具潛力發展為「M」品牌的賽事,包括青少年賽、全國聯賽等,資助上限為1000萬。基金又建議引入專為中高齡資深運動員而設的「國際大師賽」,料可吸引具較高消費力的中高齡選手及觀眾訪港,亦配合政府推廣的「銀髮經濟」。基金舉例,2019年美國高爾夫球長青PGA錦標賽,6個比賽日共吸引逾5萬入入場,帶來4000萬美元經驗收益。
倡表演賽政府企業配對基金比例3:7:美斯風波屬個別事件
對於政府日前宣布「M」品牌的資助上限不再劃一1500萬元,改為按每個項目總評分,由600萬至1500萬元不等;水志偉表示認同改革方向,因政府財政困難,應更審慎處理,他又指以往並非每項活動都有1500萬資助,甚至有活動資助少於600萬,他說期望新措施與旅發局和康文署的其他計劃形成「階梯」,並建議當局根據不同賽事類別調整配對基金的比例。
他解釋,現時「M」品牌的表演賽,政府和企業的配對基金比例為1:1。基金表示,由於表演賽的商業娛樂性質較重,建議基金比例可改為3:7,讓政府將資金投放予「Young」品牌。
被問會否擔心美斯事件影響投資者意欲?基金副總裁水志偉稱,美斯屬個別事件,而其訪港反映香港仍可吸引球星來港,事後政府很快就「M」品牌作出檢討。他引述基金建議,往後若私人機構欲申請大型盛事,可諮詢相關體育總會。
至於如何在體育盛事吸引投資者贊助,香港太古集團有限公司公共事務董事唐偉邦在研討會舉例,以往3月是航空公司淡季,而七欖成功將淡季扭轉為旺季,帶動經濟發展。他說商界希望「做大個餅」,不僅推動體育發展,亦有助企業推廣品牌、推廣生意及履行社會責任。
倡設博彩基金 政府馬會各撥2%
另外,基金建議善用博彩收益設立體育產業發展基金,開拓體育盛事資金來源。目前香港沒有用於體育發展的政府博彩基金,適逢政府近日提出規範籃球博彩,基金建議政府與賽馬會協商,雙方各自從籃球和足球博彩稅收益,撥出至少2%,即約4.3億元成立體育基金。水志偉稱,數據參考新加坡體育賽金事基金,當局去年宣布未來四年預留1.65億新加坡元(即約9.52億港元)支持盛事。
基金提出兩個方案,包括由賽馬會托管的體育產業發展基金,邀請政府、馬會及業界代表出任撥款委員會;另一方案則由文體旅局負責管理,支採體育盛事。基金又指,其他地區如日韓等,都設有體育基金支持奧運會等體育賽事。
倡擴退役運動員轉型計劃至私人機構
培育產業人才方面,基金建議將「退役運動員轉型計劃」的受資助機構範圍,由學校和體育總會擴至推廣和策劃體育盛事的私人機構。現行計劃下,資助機構聘請退役運動員任全職崗位,基金建議當局可提供補貼和配業,鼓勵體育總會和私人機構聘請退役運動員從事短期工作或兼職,讓其同時兼顧其他職業發展。另外,基金建議善用本地及內地賽事推動人才發展,為本地學生增加實踐機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