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子女升讀資助大學 如何符「本地生」定義? 一文看清新安排

Date: Category:社会新闻 Views:3 Comment:0


為杜絕人才計劃子女「考試移民」的漏洞,教育局今日 ( 31日)公布修訂專上資助課程的申請資格,持受養人簽證入境、未滿18歲學生, 須居港滿兩年才符「本地生」定義申請資助學額。

《香港01》綜合教育局消息人士,整合人才子女符合升讀資助大學「本地生」的條件,在不同情況下是否符合資格等。

教育局修訂專上課程學額和資助申請資格,持受養人簽證入境、未滿18歲學生, 須居港滿兩年才符合「本地生」定義。(資料圖片)

1.人才子女如何符合升讀資助大學的「本地生定義」?

受養子女須居港滿兩年,即在修讀課程開學首天前兩年在港,首次獲入境處簽發文件時未滿18歲。他們可以DSE中學文憑試,透過JUPAS大學聯招申請升讀資助大學學位,與本地生一齊競逐資助學額,同時享有等同本地生的政府學費資助。

如未達兩年居港規定者,他們同樣是本地生,但須以自資方式入讀資助學位,學校可酌情以超額收生形式取錄,即不會競逐資助學額。學費方面不獲政府資助,金額相等於非本地生學費。消息指,入學後才符合兩年居港規定,之後學費可獲資助,即變回「本地生」的學費。

目前政府資助學士學位課程,本地生學費是每年4.21萬元,新學年則加價至4.45萬元;非本地生則由16多萬,至20萬元不等。八大提供本地生的首年資助學士學額約1.5萬個,非本地生則學額則最多約6,000個。

八大提供本地生的首年資助學士學額約1.5萬個,非本地生則學額則最多約6,000個。(資料圖片)

2.人才子女居於內地,但跨境來港讀書,是否符合資格?

只要提供證明,在所修讀的專上課程開課當年的5月31日為止的兩年內,以全日制學生身份,就讀於本港開辦正規課程學校,便符合資格。

3.目前部份本地學校與內地學校有合作關係,如受養人子女在內地就讀,「掛名」在港就讀?
教育局消息人士指,不會容許有關情況,假如受養人子女不在港讀書,而是「掛名」在港就讀,當局知悉後會要求學校解釋,亦不會容許有關情況,「如果學校話呢個係佢學生,但所有時間都唔係學校,係唔可以接受。」

如未達兩年居港規定者,他們同樣是本地生,但須以自資方式入讀資助學位,學校可酌情以超額收生形式取錄。(資料圖片)

4.如受養人父母未有來港工作,又或居港滿兩年後,人才父母簽證有變,是否仍享有「本地生」身份?

消息指,如發出受養人簽證,便不會再研究父母是否在港,「已經係另一個問題」。如受養人滿兩年規定,獲聯招課程取錄,但剛巧父母未能續簽,消息指,即父母「身份有變」,受養人簽證可能受影響,但有關問題已非教育局決定,「如無簽證,就唔可以繼續讀」,視乎個別院校如何處理,難以一概而論。

5.如受養子女在港居住滿兩年,但在內地如深圳就讀,是否符合「本地生」資格?

申請人須向入境處付費申領兩年間出入境紀錄證明,每年不離開香港90天,消息指,即日來回不計在港,要達到這個要求有難度。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