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海外股票ETF夯 7月破萬人搶買

《基金》海外股票ETF夯 7月破萬人搶買

【時報-台北電】7月股票ETF夯,除主動式ETF買氣爆棚外,跨國投資股票ETF同樣上演高人氣演出,根據CMoney統計,7月新增10,347位受益人搶進十檔高人氣ETF,新光美國電力基建(009805)、元大航太防衛科技(00965)與永豐美國500大(00858)更一舉吸引逾7,000受益人追買。新光美國電力基建(009805)ET...
《基金》8月新基金募集潮 債券ETF夯

《基金》8月新基金募集潮 債券ETF夯

【時報-台北電】新基金募集熱潮不斷,統計至8月底將募集的基金共計有五檔,當中兩檔為債券ETF,包括中信投信推出的國內首檔主動式非投資等級債ETF及群益投信推出的短天期債券ETF,另外台新投信聚焦全球龍頭成長股的主動式ETF也將登場及富邦投信以強調具黃金、比特幣資產的多重資產型基金、鋒裕匯理投信的組合型基金,整體來看,新基金聚焦穩健型但...
《基金》成立逾6年 復華20年美債00768B改季配時程出爐

《基金》成立逾6年 復華20年美債00768B改季配時程出爐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小資族偏好ETF投資,配息是其中一個關鍵,成立逾6年的復華20年美債(00768B),宣告正式加入季配息行列。復華投信官網已公告,00768B收益分配變更獲主管機關核准,由「不分配收益」調整為「按季分配收益」。按照公告時程,00768B預計在8月19日進行除息,投資人若想參與首度配息,必須在8月18日前持有或...
中國投資人瘋掃港股ETF,單週買入270億人民幣,創歷史新高

中國投資人瘋掃港股ETF,單週買入270億人民幣,創歷史新高

中國限供關鍵礦物,西方國防工業深陷延遲與成本壓力【財訊快報/陳孟朔】《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中國近期加強對關鍵礦產出口的限制,導致西方國防製造商延遲生產、爭相儲備材料,並推升國防系統成本,突顯美國等國對中國供應鏈的高度依賴。報導指出,中國掌握全球約九成稀土供應,並主導其他多項戰略金屬產出。這些關鍵礦物廣泛應用於美軍裝備,例如微...
《基金》全球股票型基金 美股最受寵

《基金》全球股票型基金 美股最受寵

【時報-台北電】美國對等關稅政策逐一揭曉,先前已陸續反應預期的全球市場表現,普遍呈現利多有限、短線漲多拉回的區間震盪格局。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至7月30日止近一周,美股基金重拾動能、淨流入90.29億美元居冠,其次為已開發歐洲股票基金淨流入18.8億元,亞洲不含日本基金淨流入12.64億美元居第三。安聯AI收益成長...
《基金》台股中長期投資價值 不變

《基金》台股中長期投資價值 不變

【時報-台北電】美國公布對台灣對等關稅稅率為20%,公股銀行指出,台灣稅率雖仍高於日本、韓國的15%,但並未超出市場預期,目前股市呈現觀望行情,市場更關注美國即將公布的232條款調查結果,可能針對半導體產業課徵個別關稅,為台股增添不確定性。整體而言,公股銀認為,AI浪潮下,台股中長期投資價值不變。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宣布新一輪關稅稅率,台...
《基金》公股銀:美投等債表現可望勝出

《基金》公股銀:美投等債表現可望勝出

【時報-台北電】隨著中美、美國與各國貿易談判傳出正面進展,關稅不確定性逐步淡化,帶動市場風險情緒回溫。公股銀行指出,在企業財報普遍優於預期支撐下,可望推動美國投資級債表現優於整體債市,特別是通訊、金屬礦業、航太、公用事業、醫療與能源等產業。公股銀分析,儘管政策環境仍具不確定性,市場普遍預期美國與各國終將達成貿易協議,企業對於美國經濟韌...
《基金》Q3降息機率高 資金有望回流REITs

《基金》Q3降息機率高 資金有望回流REITs

【時報-台北電】上半年受制於關稅爭議及聯準會延後降息,使REITs表現受限,由於基本面已出現改善跡象,法人表示,隨著第三季降息機率升高,市場資金有望回流REITs,加上2026年獲利成長預期強勁,產業評價仍具吸引力,長期投資價值浮現。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房地產基金經理人丹尼爾.席爾指出,高利率環境確實壓抑房市,但REITs現金流量具韌性...
《金融》五大公股銀 基金保管逾3.5兆

《金融》五大公股銀 基金保管逾3.5兆

【時報-台北電】根據五大公股銀行最新統計,受到川普關稅政策、匯率波動等影響,今年第二季底部分銀行基金保管總金額較第一季略下滑,但因AI、科技題材及高股息低波動等ETF備受青睞效應,成為驅動基金保管規模成長的主要動能,五大公股銀基金保管規模仍突破3.5兆元,整體維持穩健。截至今年6月底,華南銀行基金保管規模達新台幣1兆2,169億元,年...
30歲高薪男不買保險:股票賺得還比較多 網友告誡保險「真正用途」

30歲高薪男不買保險:股票賺得還比較多 網友告誡保險「真正用途」

30歲高薪男不買保險。示意圖/PhotoAC一名30歲男子說自己年收入雖然可達到250萬,但完全沒有買保險,覺得買保險很浪費錢,說不定保險費省下來去買股票,也許股票賺的錢還比保險理賠的金額高。不過有網友回應表示,保險在於用最低成本轉嫁阻礙資產累積的風險,一旦發生事情,讓理財規劃出問題,這時候保險就能派上用場了。原PO在Dcard理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