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隨著詐騙案件日益猖獗,金融機構成為防堵詐騙關鍵第一線。華銀董事長陳芬蘭今日表示,面對詐騙態勢日益嚴峻,金融業責無旁貸,她指出,華銀除善用科技、自主研發「雷神AI識詐模型」,也強化前線識詐能力,華銀去年在攔阻詐騙成效居公股第二名。
立法院財委會今天考察國泰世華銀行與華南銀行阻詐機制與臨櫃關懷執行情形,包括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金管會銀行局局長童政彰都親自出席。
陳芬蘭表示,根據警政署165反詐騙平台統計,2024年上半年全台詐騙案件高達8.9萬件,財損金額突破480億元,防詐形勢刻不容緩。
華銀除透過傳統通報機制外,也積極與公部門深化合作,今年5月與刑事警察局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建立更即時的資訊共享與通報機制,強化聯防體系。
因應詐騙手法不斷演化,陳芬蘭說,華銀已自主研發「雷神AI識詐模型」,透過人工智慧技術自動分析客戶交易特徵,快速識別異常行為,立即啟動防範機制,降低民眾財損風險。此外,針對ATM與數位平台交易設計即時警示提醒,也進一步強化客戶自我防詐能力。
華銀高度重視第一線行員的防詐能力,持續透過教育訓練、案例解析與實戰模擬,加強行員於關懷訪談時識別詐騙樣態的敏感度與應變能力。
根據最新統計,2024年華銀於全體公股銀行中詐騙攔阻績效名列第二,展現優異表現。而華銀去年成立「打詐小組」,由總經理黃俊智親自擔任召集人,也為國銀中少見。
黃俊智指出,目前實務上「防詐成功的案件仍遠低於被詐成功的案件」,這代表現行機制仍需持續強化。為此,華銀彙整「被詐成功」案例,作為同仁教育、制度優化與風險識別能力提升的核心素材。他強調,要從失敗案例中學習,補上制度漏洞,這也是提醒前線同仁未來如何做得更好。
黃俊智分享,實務中已出現多起將防詐與理財業務結合的成功案例。例如,客戶因銀行主動攔阻詐騙感到感激,進一步選擇將資金交由華銀理財;亦有客戶在遭遇詐騙後,透過華銀即時協助追回資金,進而成為忠誠客戶。
他指出,目前已積極推動「防詐結合業務推展」模式,透過全員參與、深度提問與主動關懷,不僅協助識別詐騙,更能開發潛在商機。黃俊智說:「只要多問一句、了解多一些,就可能多攔下一件詐騙,也多帶回一筆業務。」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獨家》台積電洩密案工程師起底 業界惋惜優秀年輕人自毀前程
川普宣布進口晶片徵收100%關稅 在美設廠企業不受影響
日本設備大廠TEL認了!聲明指1名前員工涉台積電洩密案
這次不是中國!台積洩密案指向日本 外媒:兩國出現緊張 晶片戰升溫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