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八月首批誘蚊器指數 屯門掃管笏達16.4% 灣仔北0%

Date: Category:社会新闻 Views:3 Comment:0


內地佛山爆發可由白紋伊蚊傳播的基孔肯雅熱病,與內地往來頻繁的本港上周六起開始有輸入個案,累計已有5宗輸入個案,其中兩宗個案均曾前往佛山。政府近日加強滅蚊工作,食物環境衞生署今日(9日)公布八月份第一批涵蓋13個監察區的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及密度指數,其中屯門區掃管笏的指數達16.4%,署方指會按因應基孔肯雅熱情況而實施的安排,將原先在分區誘蚊器指數達20%時作出的強化控蚊工作,擴展至誘蚊器指數介乎10%至20%的區域,並聯同有關部門及持份者強化滅蚊工作。

2025年8月8日,本港新增一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涉及一名66歲女子,她居於葵青石籬一邨,上月到佛山探親。食環署翌日安排人員到石籬一邨滅蚊。(梁鵬威攝)

食環署表示,為讓市民可以更快掌握蚊患情況,一同加強控蚊工作,降低基孔肯雅熱的傳播風險,會加強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的資訊發放。而八月份第一批涵蓋13個監察區的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及密度指數中,屯門區掃管笏的指數最高,達16.4%,其次是尖沙咀東及北角,分別為7.4%及7.1%;最低是錄得0%的灣仔北。

在香港普遍存在的白紋伊蚊可以傳播基孔肯雅熱。(資料圖片)

誘蚊器指數介乎10%至20%會強化控蚊

食環署表示,會按因應基孔肯雅熱情況而實施的安排,將原先在分區誘蚊器指數達20%時開展的強化控蚊工作,擴展至誘蚊器指數介乎10%至20%的區域,並各有關部門及持份者合作,找出蚊患情況較高的地點,進行密集且具針對性的控蚊工作。

食環署呼籲市民收拾處所,並檢查處所內是否有容器積水;清除所有多餘積水,並消除滲漏源頭;栽種花卉的水每星期最少徹底更換一次,清除盤栽墊碟裏的水;蓋好所有盛水容器;汽水罐、空樽及空盒等垃圾應妥善棄置在有蓋的垃圾桶內;及鋪平或填補不平坦的地面及孔洞,加強防範蚊子滋生。

食物環境衞生署今日(9日)公布八月份第一批涵蓋13個監察區的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及密度指數。(食環署資料)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