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管局「智友集」以「許釋懷願.鋪安寧路」為題,舉行生死教育系列研討會,七月份的首場「憑愛豁然.存約釋懷」邀請了資深演員郭峰先生。他親述多年前太太外地罹患重病,短短十五天內經歷了三次開腦手術,並憶述太太不幸數月後離世,世界變得如冬一般灰暗,方向頓失。他明白太太對他的期許和心意從未消失,願以叮嚀轉化力量,憑愛豁然,學會如何面對失去和重建生活。
撰文:醫院管理局策略發展總監程偉權醫生
當日台下、線上四百多位醫管局病人、義工、家屬和職員,也被郭先生的真摯和歷程所撼動。參加者不少正帶病在身,亦有曾親歷生命無常,甚至家人離世後,遺憾在心,交流環節内慷慨敞開心扉,開腔分享。豁然談死,正正符合此系列分享會的目的,就是幫助大家試談喪親歷程,多談生前身後事,也開始關注何謂「預設醫療指示」、「預設照顧計劃」。故此,這場不僅是個人經歷的分享會,更是講者為大家面授了生死教育的一課,我們向講者致謝、致敬。
「存約」是分享會的另一個重點,在於帶出早點表白對離世前就醫歷程的意願爲何重要。當天九成七參加者表示面對親人離世時,往往感到手足無措,希望家人能夠事前預設醫療指示;如此早點慶生、觸死,正可減少將來糾結內疚,最後日子更專注留下相聚的回憶。離世不能阻止,但存約釋懷,可表達對家人的愛。存約,是為了不留遺憾;釋懷,是為了繼續前行。
當日,超過半數參加者表示不太清楚「存約」的具體程序。下一場生死教育系列分享會將於十月中舉行,明愛醫院紓緩治療服務團隊將講解「預設醫療指示」和「預設照顧計劃」。而七月份分享會已可在智友集頻道線上足本重溫,錯過了或者希望了解更多有關生死教育的資訊,請瀏覽https://www.smartpatient.ha.org.hk/。
《香港01》「01醫務所」與醫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園遊。杏林》。
「杏林」出自三國時代名醫董奉的故事,後世以「杏林」稱頌醫護,數位來自醫管局的杏林中人帶領看倌園遊杏林大觀園,透過文字細數杏林人、杏林事,分享箇中點滴緣由。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