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掀起的對等關稅風暴暫告一段落。當世界進入高關稅時代,企業獲利不易,一些產業卻靠著「地緣政治溢價」(Geopolitical Risk Premium)效應,加速崛起。
兩千萬美元的豪賭
他救下美國唯一運作稀土場
稀土是最新的例證。八年前,MP Materials創辦人利廷斯基(James Litinsky)的一場豪賭,讓一座破產的礦場如今成為美國突破中國稀土壟斷的唯一解答,還接連拿下美國國防部和蘋果的大單,今年以來其股價已上漲逾三倍。
利廷斯基沒有礦業背景,而是出身金融界,他創辦的對沖基金曾買進加州芒廷帕斯礦山(Mountain Pass)所屬公司Molycorp所發行的垃圾債券。
芒廷帕斯礦山在一九六○至八○年代曾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礦場,高峰時約供應全球七成的稀土。Molycorp因不堪跟中國打價格戰,連年虧損下,在二○一五年聲請破產。利廷斯基不想放棄這座美國唯一在運作的稀土礦場,他開始領導團隊,介入其破產程序。
「當時芒廷帕斯礦山處於閒置,整座礦場只有八名員工,而且即將永久失去開採許可,」他在一次訪談中提及:「就像電影場景一樣,我們幾乎是在最後一刻緊急注入了數百萬美元,確保礦場不會關閉。沒有人相信美國還能夠再跟中國競爭(稀土),沒人相信,除了我們。」
最終,利廷斯基和他的團隊在二○一七年,以僅僅兩千零五十萬美元就完成收購。但這可說是一步險棋,畢竟那時,川普才剛開始第一任期不久,美中競爭尚未白熱化,稀土依賴中國並不被當回事。
MP Materials的目標,是要在美國本土重建一條完整稀土產業鏈,從源頭的礦石一路做到附加價值最高的終端磁鐵產品。
起初,礦場的運營仍非常困難,利廷斯基表示,公司在最初前幾年幾乎每天都在破產邊緣;利廷斯基甚至與中國稀土公司盛和資源合作,將開採的礦石運到中國加工,以此換取現金流,度過草創期。
之後,該公司成功建立自己的分離廠,尤其是提煉出最關鍵的永久磁鐵原料「釹鐠(NdPr)氧化物」,並在德州沃斯堡(Fort Worth)設置加工廠,將稀土原料製造成磁鐵。這一切到今年一月才完成,象徵美國終於在本土有了完整稀土產業鏈的雛形。
打造完整稀土供應鏈
美國防部甘願掏兩倍價採購
一切努力,到今年七月終於兌現價值所在。美國國防部宣布將投資該公司四億美元,持有一五%股票,成為最大股東。
美國國防部還承諾,將承購該公司第二座磁鐵製造廠未來十年的所有產能,不僅如此,還設定了每公斤一百一十美元的釹鐠氧化物價格下限;這幾乎比中國主導的市場價格高出一倍,以確保該公司不會再和前東家一樣,被價格傾銷戰擊垮。
緊接在國防部大單的幾天之後,蘋果也和MP Materials簽署價值五億美元的供應協議,將以回收稀土的方式,為蘋果提供稀土磁鐵。
靠本土生產獲得信任,藉此接連獲得訂單,還能拿到高於市場的價格,這就是所謂的「地緣政治溢價」。
其實,MP Materials的財務狀況並不突出,今年第一季財報顯示,它的毛利率大約只有五%,截至三月底為止年虧一億多美元。但「掌控美國最大稀土礦場以及唯一永久磁鐵供應鏈」這樣的地位,仍讓市場相當看好。該公司市值已突破一百三十億美元,等於八年前兩千零五十萬美元的投資收購,如今價值增加逾六百倍。
同樣的邏輯,也正在半導體業上演。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在七月下旬透露,台積電亞利桑那廠的晶片,成本比台灣生產高出約五%至二○%。然而,新廠的訂單依舊全滿,客戶包括蘋果、超微、高通、博通及輝達等國際巨頭。
一家台灣研究機構的高層對商周透露,「美國國防部本來有在台積電下單,而未來這部分的訂單,也會轉移到台積電的亞利桑那新廠。」
還有醫藥產業,自新冠疫情以來,美國政府一直在推動政策刺激藥廠回本土生產,一些台灣藥廠和台積電一樣,早已提早動身。例如今年第一季,主做藥品代工服務的生技股獲利王保瑞集團,去年接連收購美國三個生產基地。當川普在七月初威脅要對進口藥品課徵二○○%關稅時,美國醫藥大廠紛紛應聲大跌,提早布局的保瑞,股價則一度觸及漲停。
以上這些例子,都揭示了市場對「安全」與「信任」的強烈渴求。對外國製造商來說,哪怕赴美投資不合成本效益,依舊有機會透過「地緣政治溢價」來彌補。
過去,企業追求的是最低成本與最高效率;但在今天,一個安全可控的供應鏈本身就是一種極具價值的產品,這也正在影響著投資市場。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商業周刊》網站。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