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IT産業的勞動生産率正在下降。從2019年開始的4年間下降了13%,是七國集團(G7)中降幅最大的國家。日本近年來在IT企業工作的人數增加20%,但創造出相應的利潤卻未增加,這一點成為日本IT競爭力的絆腳石。
日經新聞(Nikkei)報道,各行業勞動生産率通過「附加價值額」(指企業營業收入減去生産活動所需材料費等所得的利潤,剔除物價影響)除以就業人數計算得出。
若果以疫情前的2019年作為100換算成指數,則美國按當地貨幣計算提高27%,英國提高9%,日本下降13%,G7中有4個國家出現上升,其中僅有日本是雙位數負增長。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統計顯示,日本IT企業的就業人數在2023年達到235萬人,比2019年增加了2成。IT技術人員數量雖增加,但附加價值額停滯不前。2019年至2023年日本的升幅僅為5%,低於美國的39%和德國的12%。
日本經濟高級研究員木內康裕指出,「IT産業本應是支撐日本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産業,但生産率卻很低」。
但日本國內IT巨頭也出現轉換商業模式的趨勢。NTT Data Group開始在對企業系統的全部開發工序運用生成式AI。預計每人平均作業效率可提高2成。而未來能否熟練運用AI,將決定日企IT競爭力的走向。
日本茨城縣街頭隨機斬人案6傷 警拘48歲疑犯 繳獲4把刀具日本防衛省公布《宇宙領域防衛指針》 冀防中俄人造衛星軍事威脅面對日本自民黨逼宮 石破茂堅持留任:不能出現「政治真空」日媒:日本經團連等經濟高層擬明年1月率團訪華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