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歲的劉卓恆被診斷患有注意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他來自綜援家庭,他在去年8月經社工轉介,接受SEN CONNECT「心智多樣化」頻譜 - 兒童成長發展綜合資助計劃,透過醫生的專業評估,藥物治療以及接受小組和個人言語治療後,現時情況已明顯改善。其母需要同時照顧他和雙胞胎弟弟,壓力沉重
ADHD涵蓋專注力不足 難進行沉悶重複工作
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指,普遍認知中,過度活躍症包括「坐唔穩,到處走,上堂嘅時候搞搞陣,性格比較衝動 」這類徵狀,不過也包括專注力不足。如在進行沉悶重複的工作時,如上堂和做功課便有困難,導致對學習失去信心,學業成績亦較飄忽。
卓恆媽媽表示,他在學校難以坐定,經常沉默寡言、行爲衝動、拒絕做功課。
(卓恆)坐定5分鐘都有困難
卓恆進行14次言語治療改善語言障礙
言語治療師蕭穎嵐指,卓恆評估時,發現他的語言障礙、發音問題以及口腔肌肉問題。他共接受14次言語治療,包括10堂個人和4堂小組言語治療,得到明顯改善。個別訓練中,會進行糾正發音並訓練舌頭擺動的幅度,同時學習說話技巧,眼神接觸以及理解他人感受等,從而將所學實踐至小組訓練中。
學校老師:卓恆下學期起「多咗舉手發問」
每位個案團隊中亦有一位社工跟進,是和學校溝通的橋樑,同時家長亦可從中了解對孩子的認識,更容易和他們溝通。
現時卓恆已經會說出句子的情況變高,同時也可以主動介紹自己,與朋輩交流。卓恆媽媽也指,他現在會和雙胞胎弟弟交流,教他玩遊戲;校內老師亦指下學期起他「多咗舉手發問,以前叫佢都淨係識擰頭」。她表示,上月起幾個「黑雨」取消後,卓恆也會主動去補習社做功課,相信他已經可更好控制自己的情緒,溝通能力也有了顯著提升,不再欠交功課。
ADHD遺傳率高達74% 「黃金治療期」可助腦部發展
除了言語治療,卓恆亦有藥物治療,輔助清理腦內無用信息。傅子健醫生期望他在未來可不需依靠藥物便可融入社會,同時和言語治療「相輔相成」。他又指,過度活躍症遺傳率高達74%,因發展性因素,個體的前額葉發展可能會有所不同,任何形式的大腦損傷亦可導致情況惡化,所以有「黃金治療期」,應及早治療幫助腦部發展。
愛望基金收集疑有SEN學童個案 助有急切需要生評估及資助治療
愛望基金首席執行官毛迪生指,基金會與本港中小學和非政府機構緊密聯繫,收集懷疑有SEN的學童個案,安排合資格學童,即懷疑有特殊教育需要、現正輪候公營醫療或接受初步評估、年齡介乎3至14歲的基層學童,在接受家庭入息審查及證明文件後等候4至6個星期,即可到港安由精神科專科醫生為合資格的學童安排評估,並因應情況提供藥物及各種治療資助,直至個案獲公營醫療機構接手。
SEN兒童增至近6萬人 輪候公營醫療服務至少需等26個月
他表示,計劃首階段預為1,000名受影響基層學童作出全方位的支援,現已救助約450名學童,而計劃內現有5位精神科醫生以及17位涉獵不同領域的治療師,「尚算應付得到」,但全港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兒童近年已增加至近6萬,於公營醫療系統輪候至少需26個月,可見比例失調,人手十分匱乏。望未來可增加彈性機制,增加人手,幫助更多有需要兒童。
「愛望基金」由鄭志剛創立,去年與「港安醫院慈善基金(司徒拔道)」的專業兒童發展醫療團隊,聯手推出 SEN CONNECT「心智多樣化」頻譜 - 兒童成長發展綜合資助計劃,致力幫助懷疑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基層學童接受診斷評估,因應情況提供藥物及治療資助,爭取把握黃金治療期,協助他們建立健康及共融的成長環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