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軍方媒體《星條旗報》近日報道,證實台灣派出逾500名士兵參加美國主導的「北方打擊」(Northern Strike)軍演,這是台灣自2021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派員。報道引述國民兵高層說法,這次突破以往從未公開人數的慣例,代表華府有意讓外界看見台灣的參與。有媒體分析指出,美國此舉不僅是向北京釋放威懾訊號,更是要在台灣社會疑美情緒升溫之際,對台灣民眾釋出安撫信號。
據《星條旗報》披露,本次「北方打擊」演習動員約7500人,台灣派出逾500名士兵,為九個國際參與夥伴之一。不同於往年以歐洲戰場為情境,今年首次轉向以印太衝突為核心,演習地點密歇根州五大湖區能模擬島嶼環境,特別適合演練太平洋島鏈的作戰模式。密歇根國民兵准將瓦格表示,未來「北方打擊」都將以印太區域作為訓練情境。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接受媒體訪問表示,「這顯示華府希望台灣的參與被看到,而不是隱藏起來。」他指出,公開報道不但可威懾北京,也可在台灣民間動搖的時刻,證明美國的承諾依然存在,「即使特朗普的政策引發不滿,美國仍會與台灣並肩作戰」。
有媒體分析認為,美方此番高調做法與當前台灣社會對美國的不信任感上升有關。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學者葛來儀與藍立雅在最新報告中警告,特朗普政府對台課徵關稅,並強迫台積電等企業在美追加巨額投資,導致台灣民意對美國觀感惡化。報告引用的民調顯示,近6成受訪者認為美國「不值得信任」,比前一年上升近10個百分點;另有逾4成台灣民眾認為台海爆發衝突時,美國干預的可能性極低。
根據布魯金斯學會今年4月的調查也顯示,對美國持負面觀感的台灣人由去年的24.2%上升至40.5%,視美國為「不可靠盟友」的比例增加了13.9%。報告憂心,這股趨勢若持續,恐將削弱美國自身利益,甚至助長中國大陸推動「統一」論述。
綜合媒體報道,台防長顧立雄曾於本月初回應「疑美論」時強調,美國軍工產業對台採購的無人機快速交付,加上雙方軍事交流順利進行,「顯示台美在維護區域安全與和平上,具有高度共識」。近期亦有台灣軍官赴美交流,包括今年6月空軍飛訓部指揮官吳佳興前往阿拉斯加觀摩,以及去年陸軍官兵赴奧克拉荷馬州參加海馬斯火箭系統訓練。台防部對此僅表示「依計劃執行,照往例不予評論」。
對此,有媒體引述軍事專家觀點指出,參與「北方打擊」不僅具有象徵意義,也能培養台軍的聯合作戰能力。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舒孝煌表示,這些訓練能讓台灣吸收美軍體系的經驗,培養種子教官。台軍事學者蘇紫雲則說,密歇根廣大空間提供台灣營級單位難得的實戰模擬機會,有助「為真實情境做準備,並發出威懾訊號」。
另一方面,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則對此警告,美台軍事往來「無助於台灣安全,只會升高台海緊張與對抗風險」,並表達堅決反對。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