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外勞炒本地工 女侍應接受僱主「建議」簽自願離職 投訴變無門

Date: Category:社会新闻 Views:1 Comment:0


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推行近兩年,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至今收到370宗投訴,其中190宗懷疑僱主聘用外勞後解僱本地員工,勞工處完成調查42宗,一宗初步有證據懷疑屬實。然而,有勞工界透露有懷疑「請了外勞、炒本地工」個案,因僱員急於找新工而簽署自願離職通知書,最終由於該個案屬自願離職,未能列入投訴。

勞顧會勞方委員、勞聯副主席譚金蓮指,這些個案並非孤例,工會目前收到約200宗類似求助,大部份均來自飲食業,包括廚房工及侍應,不少都是家中經濟支柱。對於當局正處理1宗懷疑僱主聘用外勞後解聘本地員工,她認為對僱主有警惕作用,但相信數字僅屬「冰山一角之中嘅一點。」

譚金蓮表示,目前接獲200多宗本地員工被解聘的求助,大部分來自飲食業。(賴卓盈攝)

譚金蓮指,約三個月前接獲一名中年女士求助,她原於一間大型連鎖餐廳任職兼職侍應,平均每周上班5至6日,每日工作9小時,月薪達萬多元。

今年6月,她任職的公司輸入外勞,遂將她的工作日數減至每周2日,並指她可到其他區的分店擔任替工。惟不久後,其他分店亦稱已聘請到足夠員工,建議她簽署自願離職通知書。由於她沒有深究相關權責聲明,加上急忙尋找其他工作,便於8月初同意簽署通知書後辭職。譚金蓮稱,因她的個案屬自願離職,最終未能列入投訴個案。

譚金蓮指,現時飲食業等行業失業率攀升,呼籲當局暫停對部分行業的外勞審批,並全面檢討計劃漏洞。(資料圖片/夏家朗攝)

譚表示,該女子育有一名9歲兒子,丈夫患有糖尿病,她是家中重要收入來源。其兒子開學在即,她急需應付買書等教育開支,一家人又要交租,工會只能為其申請「公益金及時雨基金」,幫助她暫度難關。

另一位廚房「二鑊」,於今年2月公司輸入外勞後,被公司轉為替假及散工,需到不同分店工作。然而其他分店亦相繼稱請到外勞,着他回到原店,最後公司經理直接向他支付7日代通知金,着他「你唔洗撈啦」。

譚金蓮指,現時部分行業失業率攀升,例如飲食業、建造業等,許多本地員工失業後難以求職。(賴卓盈攝)

譚金蓮稱當局調查有警惕作用 惟僅屬冰山一角

譚金蓮指,這些個案並非孤例,工會目前收到約200宗類似求助,大部分均來自飲食業,包括廚房工及侍應,不少都是家中經濟支柱。對於局方公佈有11宗投訴個案已查證屬實,並正處理1宗懷疑僱主聘用外勞後解聘本地員工,她認為對僱主有警惕作用,但相信數字僅屬「冰山一角之中嘅一點」,仍有許多隱藏個案未能舉證。

她指,現時飲食業等行業失業率攀升,呼籲當局暫停對部分行業的外勞審批,並全面檢討計劃漏洞,保障本地員工優先就業。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