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夏天災熱,不少市民靠開冷氣度日,但油尖區等舊區,卻因有劏房較多、大廈管理不完善等問題,出現較多冷氣機滴水黑點。食環署昨日(28日)公布採取全新執法行動,今年5月起,以「洗樓」形式,主動打擊各區300個滴水黑點。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委員會委員楊永杰今(29日)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上指,部份舊區大廈缺乏外牆排水管,「就算你知道佢滴水都好,其實有啲住戶都唔知點去解決個問題」,希望政府提供資助興建排水管。他又建議,可先透過關愛隊,或資助地區組織先做調解,而非首先出動食環署發告票。
稱舊區大廈外牆缺排水管 住戶不懂解決
楊永杰表示,留意到食環署在處理冷氣機滴水問題做了很多功夫,但指做的力度與冷氣機滴水問題的增長程度不匹配,認為相關問題的增長速度快。他提到冷氣機滴水問題主要集中在舊區,並與大廈管理有關,舉例指有些大廈的法團不能正常運作,難以處理有關問題。
楊永杰又說,部份大廈缺乏外牆排水管,「就算你知道佢滴水都好,其實有啲住戶都唔知點去解決個問題」,認為當局應資助大廈興建排水管,以解決冷氣機滴水的問題。
去年18區冷氣機滴水投訴個案最多的區域分別為東區及油尖旺區,分別為3,758宗及3,600多宗,惟兩區最終檢控數字分別只有4宗及19宗。楊指,檢控要有證據,並不容易,認為現時採用高科技可提高檢控效率。他又指,晚間為冷氣機滴水的高發時間,但署方在晚間的人手安排比例上較有難道,提議當局先透過關愛隊,或資助地區組織進行調解,「咁未必一定係要出動一啲告票嘅方式去解決問題。」
劏房冷氣機去水管未駁中央去水管
油尖旺區議員黃舒明說,過去油尖旺區是冷氣機滴水較為嚴重的區域,指該區的劏房較多,冷氣去水管未有接駁到中央去水管。她提到區內較嚴重的冷氣機滴水個案,會滴到天井,甚至滴至樓下住戶掠衫的位置。她說,以往晚上不能入屋,導致取證十分困難,現時當局延長進入涉事處所的調查時間,她認為可增強取證的成功率。
對於加強打擊冷氣機滴水的問題,她提倡要加強宣傳教育,認為市民知道修例後罰則較重時,會多留意自己的冷氣是否有滴水,「我估絕大多數嘅住戶都唔想自己比人告嘅,同埋可能佢地夏天開咗個冷氣冇留意到有冇滴水」。
Comments